临终前,以缴纳特殊党费的方式回报党恩;不顾年迈,入社区进农村,向青少年宣讲新中国诞生的艰难历程;手术后,尚未完全康复,非要让家属搀扶,参加党的组织生活……在酒泉市公安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党员中,一段段、一幕幕,感人事迹很多很多。支部71名党员,就是71面熠熠生辉的旗帜,共同凝结成了一个涌动生命光华的正能量堡垒。
把住生命线 常抓不懈怠
多年来,支部始终把政治思想教育作为党支部建设的“生命线”,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,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教育引导全局离退休干部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,不断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
在坚持“三会一课”制度的同时,支部研究制定科学学习制度,把每月15日定为“集中学习日”,及时组织老同志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“大学习、大讨论、大实践”活动,采取专题辅导、读书班、送学上门等多种形式,引导党员不断把思想和行动、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、重要部署上来。
结合学习教育活动,支部先后开展“永远跟党走”、“我为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献一策”、“学铁人爱国奉献•守初心余热生辉”、“同心共筑中国梦”等主题实践活动。特别是“扫黑除恶”专项斗争开展以来,支部老党员结合自身经验优势,踊跃建言、献策出力,提出30多条有价值的意见建议,推动了专项斗争的深入开展。
创新增活力 管理上台阶
支部厚植精准精细理念,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形式,使支部政治功能进一步凸显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、党员管理进一步规范。
支部为71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建立了个人信息和健康体检档案,组织在职民警党员开展老党员“一对一”、“一对二”志愿服务活动,落实每月一次电话问候、每季一次看望慰问,每年一次联欢座谈。按照“三必访”(老党员生病必访,家中有特殊困难必访,亲属亡故必访)要求,制作《离退休干部服务联系卡》,发放给每位老党员,真正做到了精准服务、精细管理。
针对居住分散、异地养老老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便的实际,支部尝试通过在线学习方式破解难题,实现教育管理“零距离”。一方面,通过开设支部学习“第二现场”,利用微信群发布学习资料,交流学习心得,丰富学习内容、改变学习方式;另一方面,利用网络视频连线,帮助出行不便、居住外地的老党员回归支部生活,拓宽支部活动空间,实现“面对面”互动交流。同时,建立流动党员微信交流群,把支部建在“线”上,把党员拉到“群”里,有效解决了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、管理难到位、教育难跟进的问题。
为确保离退休干部党员学有阵地,支部积极争取局党委支持,投资建成114平米的活动室。按照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要求,精心制作展板,做到了入党誓词、相关制度、支部标准化建设具体内容上墙,党员学习资料上架,活动设施配套。
与此同时,支部积极倡导“文化养老”理念,不断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。围绕建党、建国、抗战胜利等重大时间节点,组织开展书画摄影、文艺汇演、诗文创作等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,先后在3届全市公安机关“卫士之光”书法摄影展、5届市公安局“庆七一”军警主题文艺晚会以及酒泉市举办的各类大型庆祝活动中获得佳绩。
人人勇争先 发挥作用好
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。他们过去,摸爬滚打,为警徽添色;退休了,仍不遗余力,为党旗增辉。
离休干部党员陈继一辈子艰苦朴素,省吃俭用,从不计较个人得失,临终前叮嘱子女“死后,不设灵堂、不吊唁、不谈家事、不给组织添麻烦”,他的遗愿是向党组织交一万元“特殊党费”。党支部原书记武发义,义务担任酒泉中学法制副校长,创办“武校长讲法”广播栏目,开展专题讲座20余场次,听众达1万余人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。党员邓熙炜以自己的公安工作经历为题材,先后为青年民警、在校学生和劳教人员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数十场。党员马范忠前一天刚出院,第二天就被家属搀扶着来参加支部党员大会。他说,虽然我刚出院,伤口还未痊愈,但支部的会议我一定要参加,这是党的纪律。像这样的老党员,在支部还有很多很多。
多年来,支部先后有5名老党员受聘于市关工委,积极参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、禁毒宣传和失足青少年帮教工作,在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支部先后组织20余位思想觉悟高、业务素质强的老党员成立信访案件“劝导组”,配合有关部门,耐心细致地做好上访人员的解释、说服、疏导工作,近3年共解决疑难信访案件30余起。支部先后为全市公安离退休干部、基层民警、社区群众和中小学生开展法制宣讲、革命传统、治安防范等宣讲教育20多场次,受益群众达3000多人次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