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沈文,1953年出生,1973年参加工作,2011年从临泽县档案局局长岗位上退休。在大部分人看来,退休后理应赋闲在家享受天伦之乐,但他并未这样做,仍然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执着追求,继续践行党的宗旨,为临泽县志的编纂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,续写着人生的华美乐章。由于他退休后发挥作用突出,2013年被县委授予“优秀共产党员称号”。
一、老有所学,用理论武装头脑
沈老退休不褪色,离岗不离党,始终牢记党的宗旨,勤于学习、善于思考,把学习作为继续解放思想、充实自己晚年生活、服务社会的助推器,当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,把学理论、学党章、学英模视为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。自费订阅《经济日报》、《金张掖周刊》等报刊,坚持每天读书、看报、听新闻,了解时事政治,重点学习党的十八大、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,思想上、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他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类活动,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本色和晚节。2013年积极参加县委新日博365_足球365是什么意思_365网站平台网址组织开展的中国梦征文活动,撰写的《实现临泽县志梦、奉献中国梦》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好评。组织县志修编人员认真学习借鉴外地经验,重点学习国家和省市关于编纂志书的《条例》及相关规定以及浙江《建德市志》、江西《高安市志》、甘肃《皋兰县志》、《临洮县志》和《张掖地区志》等10余部全国及本省发达市县二轮精品志书,掌握领会编纂精神,吸纳最优秀体例、最时尚的记述方法,为做好编纂工作提供了理论保证。
二、老有所为,挖掘历史写春秋
由于沈老长期从事档案工作,2011年被县委、县政府聘任为二轮《临泽县志》主编。对此他欣然接受使命,并以严谨的工作态度,务实的工作作风,带领6名干部开始了新的编纂工作历程。编纂二轮《临泽县志》是一项庞大的文化系统工程,涵盖全县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等方面,具有传承文明、资政育人、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。它涉及面广,任务量大,时间紧迫。按照《编纂方案》和《修编提纲》要求,二轮《临泽县志》上限始于1991年,下限断至2010年。分编、章、节、目4个层次。述、记、志、传、图、表、录兼用。首立序言、概述、大事记,中设主体志文。有26编153章652节。末缀补遗、文存、索引、后记。共160余万字。至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,志稿已报市政府审定。在修编工作期间,他始终坚持政治标准,以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,实事求是地记述临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史与现状。在志书质量上,坚持把好“三关”:一是把好资料关。在编写过程中,做到资料的真实性与系统性结合,宏观与微观并举。二是把好行文关。文约事丰,语句通畅,言简意赅,做到惜墨如金,编印精品。三是把好印刷关。文字差错率低于国家规定的万分之一,版式设计主次分明,美观新颖,典雅大方,符合国家出版物质量标准和志书印刷工艺要求。
三、老有所长,献计献策当参谋
他退休后,仍然时刻关心档案编纂事业的发展,从没有忘记自己曾是档案局的一员。近几年,他和局里干部职工一道上班,每当单位遇到大事,他总是以敏锐的眼光向在任的档案局、县志办领导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,但从不向在任领导提要求,不干预领导决策。近两年局里召开年终工作总结考核会议,他都积极参加,并充分肯定单位所做的工作。特别在2014年初,就如何以省市档案部门“档案优质服务年”活动为契机,更好地履行档案编纂职能、加强单位建设、提高队伍素质、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,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。2014年,在完成县委、县政府交办的临泽历史展览布展任务中,他就临泽沿革、历史人文方面提出不少好建议、好思路,并亲自挖掘资料,撰写修改文章2组10篇。面对档案编纂事业的巨大变化,他高兴地说“作为老一代档案编纂人,看到今日档案编纂人取得的成就,心中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。”他亦期待着今后档案编纂工作再上新台阶,再创新辉煌。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沈文同志因修编县志而有了名气,有关部门及社会上求他编书编资料的人亦多了起来。近年他在修编好县志的前提下,指导编印《临泽人大十年回眸》、《临泽教育年鉴》、《张掖市志·临泽篇》、《张掖市档案志·临泽篇》、《临泽县农电志》、《友好村志》等10余部200余万字的历史文献。他自己编印的《沧桑历史话临泽》、《临泽民间饮食文化》2部着作,在全县“两会”上发放,受到代表、委员和各级领导的赞赏。他默默奉献,无怨无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一名档案人的光辉形象,续写着人生的华美乐章。